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技术本无疆界,唯愿苍生得饱暖。”
随即下令将“浮田曲犁”
纳入官方体系,赐沈峻“匠师”
衔,年俸百石,并在全国通报嘉奖。
此举震动四海,无数民间巧匠受到鼓舞,纷纷献上改良方案。
短短半年内,各地呈报的“东莱犁”
衍生型号多达十七种,涵盖旱地、坡地、沙地、湿地等各种地形。
至此,“东莱犁”
早已超越最初形态,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就在局势一片大好之际,一个沉默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东莱城外。
那人衣衫褴褛,背负竹篓,脚踏草履,形如乞丐。
但他眼神清亮,步履稳健,一路直奔匠作监大门。
守卫拦问,他只递上一块残破玉佩,上刻“颍川荀”
三字。
田丰见佩,大惊失色,亲自迎出。
来者竟是荀?!
这位颍川名士、世家俊才,竟孤身涉险,千里跋涉而来。
“文若兄!
你为何冒险至此?”
田丰激动难抑。
荀?淡然一笑:“为亲眼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能使一犁动天下。”
他在东莱停留七日,每日早出晚归,走访村落、考察作坊、询问农夫、查阅账册。
第七日清晨,他登临城楼,俯瞰万亩良田,晨雾中犁影穿梭,宛如织锦。
良久,他转身对卢植说道:
“使君可知,我初来之时,心中尚存疑虑?我以为所谓‘东莱犁’,不过是巧言令色、沽名钓誉之举。
然今观之,方知世间真有仁政可行,且已在您手中开花结果。”
他拱手深深一礼:“荀?愿效犬马之劳,助使君成就王道之基。”
卢植扶起,眼中含光:“季汉之兴,正在于此??非靠权谋诈术,而赖诚心为民。”
自此,荀?留任东莱,主管“农政院”
,统筹全国反馈信息,制定下一阶段发展战略。
他提出“三均政策”
:**均力**(通过犁具减轻劳力负担)、**均产**(推广轮作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均教**(设立乡学普及基础农科知识),被誉为“新井田之思”
。
而远在洛阳的蔡邕,听闻荀?投奔东莱,仰天长叹:“天下英才,皆望东方矣。
汉室虽存,气运已移。”
果然,不久之后,荆州刘表再度遣使,这次带来的不再是稻种楠木,而是一份盟约草案:愿与东莱结为“农政同盟”
,共享技术、互通粮秣、共抗灾荒。
使者坦言:“当今乱世,谁能养民,谁得民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