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小说

第72章 村民围听东北事(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以后我家小子上学,我也得让他多学学这些老学问,别让好东西断了根。”

张嫂也点头:“可不是嘛!

砚儿才这么小就懂这么多,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竹礽大哥,你上次说王二婶送了你图册,能不能拿出来给我们瞧瞧?”

沈竹礽应了声,转身从里屋的木柜里取出两个蓝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先露出来的是《星地对应图》,纸是泛黄的宣纸,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有些年头了。

图上用朱砂和松烟墨画着星宿,北方的玄武七宿画得格外细致,龟蛇缠绕的图案旁边,还用小楷写着注解:“玄武七宿,主北地脉,见则土稳,藏则脉动。”

沈竹礽用手指着图,凑近油灯,让光更亮些:“你们看,这玄武七宿在东北看得最清楚,因为东北地势高,没有江南这么多水汽,晚上抬头就能看着龟形的星宿。

咱江南常见的是朱雀七宿,在南边的天上,形状像只鸟,可到了东北,朱雀七宿就靠西边了,得眯着眼才能找着。

这星宿和地脉是对应的,看星宿的位置,就能知道底下的地脉稳不稳。”

他又打开另一个布包,是《东北草药图》。

图上画着人参、鹿茸、乌拉草,每一种都画得栩栩如生——人参的须根像银丝似的散开,旁边标着“生于背阴坡,九月采,须完整则效佳”

;鹿茸的纹理清晰,注着“雄鹿初生角,带血者为上”

沈竹礽指着人参的图:“东北的人参金贵,可不是随便找着的。

得看芦头,老参的芦头是圆的,像个小疙瘩,嫩参的芦头是尖的。

要是有人去东北,看见这样的草,别随便挖,得顺着须根慢慢刨,不然断了须,药效就差远了。

还有这鹿茸,得在春天刚长出来的时候采,那时的鹿茸里有血,泡酒能强筋骨,咱村里有老人腿疼的,要是能找着正经的鹿茸,泡上酒擦腿,比吃药方便。”

村民们都凑过来看,陈先生掏出小本子,一笔一划地记着,嘴里还念叨:“这些都是好东西,记下来以后能帮上忙。”

这时,沈砚之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跑进里屋,没多久捧着个小木盒出来。

木盒是梨花木做的,上面雕着简单的云纹,他打开盒盖,里面铺着软布,放着几样东西:一小束晒干的人参须,泛着淡淡的黄;半片鹿茸,断面能看见细密的血纹;还有一团晒干的乌拉草,呈浅棕色。

“这是我从东北带回来的标本,王二婶教我认的,我拿给大家摸摸,这样你们以后见着了就认识了。”

他先拿起人参须,递到李婶面前:“李婶,你摸摸,这人参须是软的,上面有细细的绒毛,闻着还有点土腥味,要是假的人参须,摸起来硬邦邦的,还没味儿。”

李婶小心地捏起一根,放在鼻尖闻了闻,点头道:“还真有股土味,比咱药铺里的甘草须软多了。”

接着是鹿茸片,沈砚之递给王伯:“王伯,你看这鹿茸片的断面,有红色的细纹,这是带血的,药效最好。

要是断面发白,就说明血干了,效果差不少。”

王伯眯着眼看了半天,又用指腹蹭了蹭:“摸起来有点油润,不像咱这儿的鹿角片,干巴巴的。”

最后,沈砚之拿起乌拉草,笑着说:“这乌拉草看着普通,却是东北人的宝贝。

冬天把它塞在鞋里,能保暖,还能吸汗,脚就不容易冻着。

我试过一次,塞在棉鞋里,走了半天路,脚还是暖的,一点不潮。”

小柱子凑过来,伸手摸了摸,好奇地问:“砚儿哥,这草能编小篮子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北杂货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人类枷锁战争承包商万族王座辛亥之钢铁基地悠哉兽世:种种田,生生崽末世她靠百亿物资拯救全球斗破:从签到异火开始民国谍影来自地狱的男人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无良皇帝仙箓躲在冷宫苟成大佬神秘之旅萌神恋爱学院此刻我复苏了华夏神明修仙之别样女配绝代名师兰言之约全职法师之冰天雪帝会穿越的外交官帝霸诸天从流月城开始全能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