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理论对应,他发现图中标记的人参生长地,恰好是《要诀》中记载的“北龙地脉精气汇聚处”
;而沈竹礽则专注于《青囊经》残页与《星地对应图》的比对,残页上用朱砂画的山脉纹路,经他对照旧地图确认,竟与湘西辰州一带的山势完全吻合,尤其是残页末尾那句“辰州蛊地,藏青囊全本”
,更是首接印证了王二婶的说法。
又过了一月,整理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那天傍晚,沈砚之将所有线索按时间线写在纸上,忽然拍了下桌子:“祖父!
您看——太爷爷那辈传下《青囊经》残页,乌林答氏(湘西人)送小鹿骨(带星纹),去年迁坟挖到镇墓罐(有辰州蛊痕迹),王二婶(祖上钦天监)送图和玉佩(与残页、小鹿骨呼应),这些全绕着湘西辰州转!”
沈竹礽看着纸上的连线,眼中闪过亮光,他拿起《钦天监风水要诀》,翻到“星地相应”
那章:“还有这个,《要诀》里说‘钦天监掌皇家星脉,与江南沈氏共护青囊’,可见沈家的风水传承本就和钦天监有关,而辰州,就是这传承里最关键的一环。”
他顿了顿,想起王二婶临别时塞给他的那页笔记残片,上面是王二婶太爷爷的字迹:“辰州古矿,深达地脉,蛊虫守之,内藏青囊。”
“王二婶说她太爷爷曾去湘西寻过,可惜没找到矿洞入口。”
沈竹礽看向沈砚之,语气郑重,“去年镇墓罐上的蛊痕,说明沈家祖上或许也和辰州蛊有过交集,如今所有线索都指向那里,我们必须去湘西。”
沈砚之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自己整理的笔记,里面记满了子午流注的穴位图、北方星宿的辨认口诀,还有东北草药的解毒用法:“祖父,我早准备好了。
您教我的星相学,我能认出二十八宿的位置;子午流注的按摩手法,也能应急治病;连王二婶教的辨蛊小技巧,我都记在本子上了。”
他翻开笔记,里面还夹着几片晒干的七叶一枝花——王二婶说这是解湘西常见蛊毒的草药,他特意从东北带了回来。
这事很快告诉了沈敬之和王氏。
晚饭时,沈敬之听完便放下筷子,神色严肃却难掩支持:“爹,砚儿,湘西那地方我早有耳闻,山深林密,辰州蛊更是凶险,你们去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他顿了顿,又说:“药铺这边我会看好,你们要是需要什么——比如罗盘、草药,或者查旧资料,就写信回来,我立马想办法寄过去。”
王氏则一边给沈砚之夹菜,一边红了眼眶。
接下来的几天,她几乎天天泡在厨房旁的小屋里,将金银花、薄荷、七叶一枝花等草药分类晒干,缝进一个个小布囊里:“湘西潮湿,容易染风寒,这些草药带着,煮水喝能防着点。”
她还找出沈竹礽常用的罗盘,用防水的油布包了三层,又把《青囊经》残页夹在牛皮笔记本里:“这残页可不能丢,要是弄湿了,字迹就没了。”
出发前的那天晚上,书房的灯亮到很晚。
沈竹礽将《星地对应图》和《钦天监风水要诀》放进贴身的包袱里,沈砚之则把玉佩挂在脖子上——玉佩贴着胸口,温润的触感让他心里踏实。
沈敬之进来时,手里拿着个沉甸甸的布包:“这里面是我托人买的雄黄和硫磺,听说能避蛊虫,你们带在身上。”
王氏也跟进来,又叮嘱了一遍:“遇到不认识的草药别乱碰,住店时多留意门窗,有事一定要跟当地人打听……”
沈竹礽和沈砚之耐心听着,一一应下。
窗外的枇杷树在月光下晃着影子,祖孙俩知道,一场关于沈家秘密的湘西之行,即将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