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共青团和红卫兵组织并存。
领导、教师、学生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青年团的任务》等等规定的篇章,开展批判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和孔孟之道。
同时学校还组织各种“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奔赴各个公社、大队去搞宣传演出……但是,对于黄土高原千千万万的农民来说,他们每天面对的却是另一个真正强大的敌人:饥饿。
生产队一年打下的那点粮食,“兼顾”
了国家和集体以外,到社员头上就实在没有多少了。
试想一想,一个满年出山的庄稼人,一天还不能平均到一斤口粮,叫他们怎样活下去呢?有更为可怜的地方,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才有几十斤,人们就只能出去讨吃要饭了……孙少平好不容易在县城的高中熬过了半个学期。
这第二个学期刚开学不久,他的情况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在大部分的日子里,他还是要啃黑高粱面馍,并且仍然连一个丙菜也吃不起。
在上学期刚上学的那些日子,他对自己是否能上完两年的高中已经没有了多少信心。
他曾想过:读半年高中回农村当个小队会计什么的,也可以凑合了,何必硬撑着上学受这份罪呢?
但这学期开学后,他又来了。
他还是不忍心中途退学。
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不可告人的原因,使他不情愿离开这学校——这就是因为那个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起过的郝红梅。
孙少平和郝红梅在过去的半年里已经相当熟悉,两个人交交往往,也不拘束了。
他们不光互相借着看书,也瞅空子拉拉话。
在这个微妙的年龄里,不仅孙少平和郝红梅,就是和他们同龄的其他男女青年,也都已经越过了那个“不接触”
的阶段,希望自己能引起异性的注意,并且想交一个“相好”
。
他们这种状态也许和真正的谈恋爱还有一段距离。
当然,对于这个年龄的青年来说,这种过早的男女之间的交往并不可取,它无疑将影响学习和身体。
但这年代的高中极不正规,学习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整天闹闹哄哄地搞各种社会活动。
学生没有什么学习上的压力——反正混两年高中毕业了,都得各回各家;再加上各种活动中接触机会多,男女之间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心心思思的现象。
在眼前这样的社会里,又是十七、八岁,他们谁有火眼金睛望穿未来的时代?别说他们了,就是一些饱经沧桑的老革命,这时候也未必具有清醒的认识,许多人不也是一天一天混日子吗?
孙少平虽然少吃缺穿,站不到人前面去,但有一个相好的女同学在一块交交往往,倒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些活力。
他渐渐在班上变得活跃起来:在宿舍给同学们讲故事;学习讨论时,他也敢大胆发言,而且口齿流利,说的头头是道。
如果肚子不太饿的话,他还爱到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上露两手。
在上学期全校乒乓球比赛中,他竟然夺得了冠军,学校给他奖了一套“毛驯和一张奖状,高兴得他几天都平静不下来。
由于他的这些表现,慢慢在班里也成了人物。
在上学期中选班干部的时候,他被选成了“劳动干事”
。
他对这个“职务”
开始时很气恼,觉得对他有点轻藐。
后来又想,现在开门办学,劳动干事管的事还不少哩,也就乐意负起了这个责任。
“劳动干事”
听起来不好听,但“权力”
的确大着哩!
班上每天半天劳动,这半天里孙少平就是全班最出“风头”
的一个。
他给大家布置任务,给每个人分工,并且从学校领来劳动工具,给大家分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