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两个负质量粒子会相互排斥;
·一个正质量粒子和一个负质量粒子相互作用时,正质量粒子会被负质量粒子推开,而负质量粒子会被正质量粒子吸引,最终形成正质量粒子被负质量粒子“追逐”
的局面。
这种技术与引力偶极子推进器类似,二者都是利用引力作为推进所需的力或场。
直径推进器是俯仰推进器的一个子类,可能会利用负能量来实现这种推进效果,並且与牵引光束非常相似——牵引光束也可能被用於太空飞行器推进。
加粗-分离推进器
分离推进器的设计理念是:可以使一个场与其產生源分离。
从概念上讲,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种场景:在一个大型引力场附近建造一艘太空飞行器,然后“切断”
太空飞行器与该引力场的质量梯度联繫,並將引力场的“前端”
重新附著在太空飞行器前方,使太空飞行器持续“落向”
前方。
我们也可以设想其他实现方式,例如在保留物体引力质量的同时,分离其惯性质量;或是切断静电力场或磁场与其发生器的联繫;甚至可能是使物体与希格斯场分离。
毋庸置疑,这类技术属於克拉克科技。
加粗-电动太阳风帆
恆星表面温度高达数千度,其强大的磁场不断搅动表面物质,导致大量粒子(主要是电离氢)从恆星表面喷射而出,这些粒子的运动速度可达数百千米秒,这就是太阳风(对於其他恆星则称为恆星风)。
人们可以製造一张巨大且轻薄的风帆,利用这些粒子的推力前进,就像地球上的船只藉助风力航行一样。
不过,由於太阳风非常稀薄,即便使用石墨烯等轻质材料製造风帆,其尺寸也需要非常巨大,实际应用中可能並不现实。
不过,我们可以採用另一种设计:使用像头髮丝一样细的导电电缆或金属线,以轮辐的形式连接在太空飞行器主体上,通过太空飞行器主体的缓慢旋转使这些“轮辐”
保持圆形排列。
这样,仅用少量细线就能形成面积相当於数平方千米的“风帆”
效果。
由於太阳风中的粒子大多已电离,它们能够与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
在电动太阳风帆的设计中,正是利用电场与这些电离粒子的相互作用来推动太空飞行器前进。
这种推进方式仅在恆星系统內部有效,因此常与其他推进系统配合使用:在恆星系统內可藉助它为太空飞行器加速或减速,从而节省燃料。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所有恆星都会產生恆星风,但其粒子的数量和速度差异极大——最暗的红矮星与最大的超巨星之间的亮度差异超过10亿倍,恆星风的强度也会隨之大幅变化。
此外,恆星残骸(如脉衝星)可能会產生更强的极性粒子流。
星际太空飞行器或许可以利用这些粒子流:一方面通过引力辅助获得速度和调整航向,另一方面藉助粒子流的推力进一步加速。
另外,像“恆星提升”
(详见相关节目)这类技术,虽然初衷是从恆星中开採物质,但也能增强恆星风,並產生密度更高、速度更快的定向粒子流——类似我们设想中用於物质束传输的粒子流。
加粗-电动力繫绳
电动力繫绳是一种在拥有强磁场的天体(如地球等许多行星)周围可使用的电动推进技术。
其原理是:將一颗带有阳极的卫星通过绝缘繫绳悬掛在天体磁场中,电流在繫绳系统中流动时,会与天体磁场相互作用,从而推动卫星远离天体(若繫绳位於卫星下方)或使卫星减速(若繫绳位於卫星上方)。
由於天体磁场的物理尺度巨大,要使电动力繫绳发挥作用,繫绳的长度通常需要达到数千米。
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反向使用:通过繫绳切割磁场產生电流,从而实现能量回收(即发电),而非將电能转化为推力。
电动力繫绳常被视为为“天鉤”
和“旋转发射器”
补充动量的一种方案。
“天鉤”
和“旋转发射器”
在帮助太空飞行器从大气层进入轨道的过程中会损失动量,而电动力繫绳能大幅减少它们对燃料的需求(详见我们的《天鉤》节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