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这更像是一种“现实只是一场梦”
的概念,因此现实中的一切不必严格符合逻辑,也不必完全自洽——比如看似矛盾的现象(如这个悖论)。”
“作为这个悖论的解决方案,这一概念是成立的——但它强烈暗示(至少对你而言),我只是你脑海中的一个声音,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也无法反映“真实宇宙”
的运作方式,而你则变得“疯疯癲癲”
。”
“关於宇宙外星文明发展的资源,我想,我们有必要聊一聊碳氮比例。”
“不包括暗物质在內,宇宙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宇宙诞生之初便是如此。”
“恆星会將氢聚变为氦,但太阳中的氦几乎全部来自宇宙大爆炸时期形成的原子,而非恆星核聚变。”
“更大质量的恆星在演化后期,也会將氦聚变为更重的元素。”
“其中一个主要的核聚变循环是“碳-氮-氧循环”
,这导致氧、碳、氮成为宇宙中丰度第三、第四和第七高的元素,其丰度分別约为10,400ppm、4,600ppm和960ppm——它们构成了宇宙中除氢、氦、中微子和暗物质外的大部分质量。”
“儘管如此,这些元素的总量仍然很少,且其丰度隨时间逐渐增加。”
“丰度的增长与宇宙年龄並非严格的线性关係,但如果你回到宇宙年龄只有现在一半的时期,会发现这些元素的丰度也大约只有现在的一半。”
“这些元素对生命至关重要,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氧是这三种元素中丰度最高、质量最大的,因此在恆星风的作用下,它比其他元素更不容易从恆星系统的內侧区域被吹走。”
“此外,氧的化学活性强,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结合(这与氦完全不同,氦不与任何元素结合),因此在任何类地行星、卫星或小行星上,氧通常都是丰度最高或次高的元素——水和大多数岩石的质量中,氧占了很大比例。”
“碳的丰度比氮高,约为氮的五倍,但在太阳系中,两者的丰度都不算高——这种情况在宇宙中很可能具有普遍性。”
“因此,许多早期的行星可能没有足够的碳和氮来孕育生命;但隨著时间的推移,这些元素的丰度逐渐增加,位於恆星系统“宜居带”
內的行星,不仅更有可能拥有丰富的水,还更有可能拥有充足的碳和富氮大气层。”
“且碳氮比例適宜,足以支持地质、水文和生物循环——就像地球一样,確保生命能够获得稳定且易於获取的碳氮供应。”
“所以,宇宙是个危险的地方,外星人之所以没有殖民,会不会是因为殖民太危险了呢?”
““殖民过於危险”
是这个悖论“晚期过滤器”
的一个分支,聚焦於“为何文明有能力殖民太空却选择不这样做”
的原因。”
“这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因为它通过“趋同行为”
解释了为何所有文明都可能选择不殖民太空,因此不会违反“非排他性”
原则。”
“其核心推理是:在没有超光速旅行的情况下,你无法真正建立一个具有实际规模的、凝聚力强的星际帝国。”
“因此,最佳策略是將文明限制在卡尔达肖夫1型或2型的规模——即便如此,其规模也远超人类歷史上的任何帝国——並且不允许人们驾驶殖民飞船离开。”
“击落试图逃离的飞船其实非常容易,且万无一失:飞船无法逃脱你的飞弹(飞弹不需要燃料来减速);而且,如果飞船想要殖民某个星球(而非在资源耗尽后死於太空),就必须减速。”
“但从政治或社会角度看,这种“隔离”
会变得困难。”
“但核心观点是:在你附近建立殖民地,带来的更多是“潜在的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