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当日,他和范十便找了蒋厚喝酒,将事情应下。
今年大煜先是江南遭遇春旱,仲夏之后刚稍有缓解,却又到北边大旱,诸多军屯之处都大受影响。
北边旱起来可不像江南那么温柔。
江南是降水少,使得高田积不上水种稻子,但原本的水资源还是很丰富,低田也能有产出。
而北边一旱起来,那就是众多小河断流,连饮水的都受影响。
嘉禧帝还琢磨过要不要再派谢煐出去求雨。
可出现旱情的地区是薛家军的屯田,谢煐若有法子,不用别人催都会主动提出来。
他一直沉默,就代表也束手无策。
而前头刚有过一次“神迹”
,便是谢煐这次求雨无果,想以“上天不满储君”
为借口发作,也实在站不住脚。
嘉禧帝前后想了几天,最终还是作罢。
只是,眼看着军屯的粮食减产已成定局,明年要调运的粮食数量一下增加不少,朝廷对江南粮仓更为紧张。
幸好,江南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不仅两浙,下种较晚的另外两路,以及补种的江南西路,稻子长势都让人惊喜。
并且,在结籽灌浆之时,就已能看出这良种的产量竟是比往年高出不少。
到得八月底,被委以重任的曹中丞带着江南大丰收的好消息回朝,总算让朝廷安了心。
江南不仅没闹出饥荒,还有余力多往北边调粮!
不过,对于嘉禧帝而言,只要粮税纳足,下头不造反,他自不会多关心其他,只让政事堂给江南一众代理官员记功嘉奖,却是提都没提起谢煐。
倒是曹中丞暗中给谢煐送来一封信,主要说了下两浙的木棉同样有了好收成,以及两浙百姓给他和白殊立了块功德碑,就在临余城外的祭坛边,和谢煐所立的那块记录做祭幡百姓之名的碑临着。
随信送来的还有功德碑文,用华丽的词藻讲述了当日谢煐和白殊祭祀的情形。
白殊看得半懂不懂,谢煐一句一句给他解释,听得他神色渐渐古怪。
“这是写的神话故事吧……怎么还有白鹿踏祥云而来,送上带着光芒的稻穗和棉花,最后连我们两个都闪闪发光?”
对,不仅是稻子,因为白殊自掏腰包推广的木棉也丰收了,两浙百姓们就把棉花也加了进去。
谢煐道:“百姓一向喜欢这类故事。
估计要不了多久,各地茶肆里的说书先生都会说上这一段。
那是百姓自发立的,也不好阻止。”
其实谢煐让人立的碑上也记录有此次换稻种的始末,只是祭祀的异象都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白殊不太想记录上去,碑上的用词就淡化了那件事。
没想到,老百姓又给他们弄了块碑,还写得神乎其神。
难怪曹中丞不敢在朝会上提这事,若让嘉禧帝知道,必然会不高兴。
白殊也没多纠结。
他身上先前就背着神仙赠医书的传说,再加一个也债多不愁。
这种一听就假的故事,便是传到后世,也只是博听者一笑而已。
却不承想,曹中丞还没把信息说全。
又过几日,刘家有人从江南回京,汇报木棉的相关事宜。
刘继思便寻来上景宫,详细转告给白殊。
没出白殊所料,今年大部分百姓都选择了按契约交来棉花,刘家的作坊已经开始运转,往民间推广织机改良的事也在慢慢进行。
说完这个,刘继思拿出一幅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