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但这些规矩却不能照搬到无量教。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量山乃至整个滇文,就是多毒草、多虫蛇,养毒虫的不计其数,甚至连凡人都知道怎么养蛊,他们也习惯了以血肉养蛊,因为自古以来就是这么流传下来的。
如果按三清山的要求来办,那新建的无量山在滇文都招不到弟子。
或许换句话说,如果在无量山这种神州荒界、西南边陲都要按三清山的法令修行,那何必还要来无量山,直接去三清山岂不更好?另外,你无量山规矩这般多,求法这般难,那旁边的哀牢山路也不远。
所以,因地制宜,不能一棒子打死,该保留的还是要保留。
不但如此,还要想法子弥补像肉饲这种法门带来的身体创伤。
如此,才能让无量山旧众心悦诚服,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投无量山,从根本上实现改魔为旁,造福一方。
此外,「改经换法」还有一个难点,程心瞻要剔除的,是以生人炼法的污糟,但不可否认,这种血腥之法的威力又都是极大的。
不过他既然要改法,必然就不允许改法之后整个无量教的实力水平是下降的,那岂不正助长了魔道的理论——修生养性敌不过杀人放火?
所以他还得保证改出来的正法要比之前的邪法更好练,而且威力更大。
这件事做起来就非常不容易了,只得是程心瞻自己来做。
也就是他通读道藏、遍识百经,加上悟性超群,才能一边钻研无量山的旧有法门,一边化腐朽为神奇,钻研出新法来。
首先要改的是本经,本经定下来,与之做配的旁支法门就好改了。
这并没有花费程心瞻太久的功夫,当无量山的楼阁像春笋一样长满山头的时候,他的心中就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本经框架,他取名为:
《小五行灵饵活丹真经》。
程心瞻看过了五毒教作为立教基石的炼蛊术本经——《五毒归元经》,在他看来,和那捞什子护山大阵一样,名字取得大,但实在没有什么高深晦涩的内容,亦称不上有多精巧绝伦。
在这本经书里,五毒教的祖师把养蛊分为外炼和内炼,外炼为兵器,内炼为脏器。
外蛊是养在虫皿里,以各种毒草毒虫喂养,可以放出对敌,按不同的炼法,能炼成铜皮铁骨、极速掠影、毒牙尖爪、迷神制幻等等功效,若集齐五毒之虫,还有组阵合击之法。
而内蛊是养在体内,放在五脏六腑里,以自身血肉喂养,等养大了,还可以驱使蛊虫吃掉脏腑、代替脏腑。
按这毒经里的说法,人身脏腑太脆弱,而且不能动弹,只能等着喂食。
而虫腑是活的,不用喂养,可以吐出去自由觅食,吃饱了再回来,就可以把养分再转给宿主,修行神速。
如果能寻来五虫,将五脏全部替换,更能炼成一道护身卫主的秘术。
程心瞻看完了,只给出四个字的评价——不伦不类。
人体脏器是何等玄妙之物,可以挖掘出多少命藏法门,竟然有人会想到自残用以喂虫、以虫替之,这是何等浅薄的目光!
于是,他推陈出新,创出了《小五行灵饵活丹真经》。
「小五行」,指的是这道法门用上了五行之理,但是还没达到「道」的层次,只在「术」的水平。
「灵饵活丹」则是取「外炼灵饵,内服活丹」之意,「灵饵」指的就是外蛊,「活丹」指的就是内蛊。
顾名思义,这是一道将炼蛊术和五行法以及道家丹道接合在一起的法门。
这道法门先是外炼,但和粗浅的养蛊术不同,此法按五行之理和丹道之妙规定了投喂灵物的行属、次序、时辰等等,最终外炼成一个「灵饵」。
服用后,「灵饵蛊」缩成一个小丹丸,直接进入黄庭中,以阳气
iconicon-uniE00C"
>
iconicon-uniE02D"
>喂养,与金丹共呼吸,即为「活丹」。
此蛊可以外祭对敌,飞遁五行,速度极快,而且能发五行毒光,此光一照,比什么铜皮铁骨、利爪尖牙都来得好用,威力也更大。
此蛊亦可以内养,调和金丹,平衡阴阳,平日里护卫黄庭大窍,渡洗丹劫时还可以作为挡劫之宝,替丹受过。
这是一门真正的内外兼修的法门,比《五毒归元经》的内外分修、以身饲虫也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另外,程心瞻还有所保留,并没有把法门中五行相生的道理给说透、说尽,故前缀以「小五行」。
他是有意为之,不想把路完全铺到头,想让后人来解,使其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他想,等到这本法门的前缀改为「大五行」时,无量山也就会迈入一个新的高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