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小说

第269章 这造型抱脸虫76k(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这造型怎么跟电影《异形》里的抱脸虫有点像?不过看起来更精密!”

另一个网友回復道。

紧接著,画面开始了特写。

天蛛机器人缓缓地从白帝分离,它没有用常规的推进器,而是依靠八条修长的机械腿,通过吸附在“白帝”

机体上的磁力轨道,像蜘蛛一样,轻巧地爬行到了组装区域。

“这—这机器人移动好流畅!”

一个网友留言,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视频的旁白开始详细介绍这个机器人的技术细节:“天蛛机器人,採用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柔性仿生关节和纳米吸附技术,它能够在失重环境下,精確地模擬蜘蛛的爬行和抓取动作,从而在复杂的空间结构上,实现最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

就在这时,天蛛的八条机械腿开始同步动作,它们像活物一样,从机身上解开,然后精准地吸附到了一个巨大的、摺叠状態的核聚变反应堆核心模块上。

“这动作——-太流畅了!

没有一丝停顿!”

一个名叫技术宅的帐號评论道,“这完全顛覆了我对太空机器人的认知!

它们应该都是笨重的,用推进器来移动的。”

“天蛛”

的机械臂开始伸展,它的主臂就像人类的手臂一样,灵活地从核心模块內部取出一个又一个的能量传输管道和散热片。”

“然后,它那更细小的、如同触手一般的辅助臂,开始对这些部件进行精细的微调和锁定,每一个动作,都如同外科医生般精准,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视频的画面被切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天蛛的真实影像,另一部分则是计算机模擬的组装过程,模擬图中,机器人的每一个关节,每一次旋转,每一个抓取动作,都与真实影像完美吻合。

“这才是真正的机器人技术!”

一位来自史丹福大学的机器人学教授,在自己的社交帐號上转发了这段视频,並配文道:“我们还在研究机器人在地面上的平衡问题,龙国人已经让他们的机器人在太空中,像艺术家一样进行精密组装了。”

“这不只是工程学上的胜利,更是控制算法和仿生学上的巨大突破。”

在短短几分钟的新闻里,在天蛛那令人眼繚乱的动作下,一个原本摺叠成紧凑模块的巨大结构,开始在太空中缓缓展开。

巨大的散热片如同翅膀般张开,复杂的能量转换单元被精確地安装到位,最后,是闪烁著微弱蓝光的聚变反应堆核心被锁定在最中央。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类太空人的参与,完全由天蛛机器人独立完成。

“这简直是无人化太空建设的典范!”

一位前nasa工程师在评论区惊嘆道,“他们已经解决了我们还在爭论的很多问题,在轨维修、大规模结构展开和组装,甚至是对接精度!”

“我们还在討论用火箭把大型模块送上天,他们已经开始在太空中3d列印了!”

另一位网友感嘆道。

当视频的最后,巨大的发电站结构在太空中完成组装,並向地球发出了第一束微波能量时,无数外国网友的心中,都產生了一个共同的疑问: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段简短的视频,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地证明了龙国在太空技术领域的实力,它让无数外国网友第一次真正直观地看到了,那个曾经被他们轻视的对手,所拥有的真正力量。

龙国,某处实验大楼却传来了欢呼声。

十多秒前,璧山实验室郑教授发来了报告,报告內容简短而有力:“璧山实验室,已成功从在轨兆瓦级试验电站接收到直流电,验证了微波能量传输与地面整流技术的可行性,这標誌著我国太空能源计划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周宇的办公室里,他正看看郑教授发来的加密详细报告,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

他之前和傅明教授所探討的,“高真空低重力下的多体结构动力学与共振效应”

等研究,看来会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了。

就在他继续看报告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霍俊推门而入,脸上带著抑制不住的兴奋。

“导儿!”

“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周宇笑著问道,他以为霍俊是听说了太空能源的好消息。

“是关於脑机接口外骨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靠读书成圣人异世养崽:空间大佬燃爆了定河山电影世界的雇佣兵绝色魔妃倾天下大明第一臣醉枕江山火影:从双神威开始步步权谋通灵王妃每天都想和离斗罗之龙凤斗罗我绑架了时间线封神战婿大龙挂了锦鲤学霸的红包群快穿之反派又被宿主拐跑了不计其庶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洪荒混沌天尊华娱从1980开始末日之最终战争大秦第一熊孩子无敌战斗力系统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