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这一次,我们没有退路了。”
陈曦刚刚放松的心弦,瞬间再次绷紧。
技术试点,不再仅仅是改良土地,更成了他能否在这个时代真正安身立命的生死之战。
脚下的盐碱地,仿佛变成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场。
第八章:第一锹土
第一节:蓝图与质疑
回到一排的第二天,陈曦在林卫东的支持下,召集了全排同志,在一张用木炭绘就的简易地图前,阐述他的“盐碱地改良试点方案”
。
“同志们,咱们的地,就像个生了病的人,海水倒灌是急症,盐分板结是顽疾。
治这病,得分三步。”
陈曦的声音沉稳有力,他指向地图上勾勒出的线条,“第一步,通经络——按地势开挖主排水渠和毛细沟,让多余的水和盐有路可走,首通大海。”
“第二步,洗肠胃——等沟渠挖好,争取引来淡水灌溉,像人喝水冲肚子一样,把土里的盐分‘洗’出去。”
“第三步,强筋骨——收集一切能收集的绿肥、粪肥,养地力,等土‘活’过来,再种上耐盐的田菁、芦苇,进一步固土脱盐。”
方案清晰,目标明确。
但台下并非一片赞同。
一些老成持重的知青面露难色。
“陈曦,这工程太大了!
全靠我们一双手,得挖到猴年马月?”
“是啊,淡水从哪引?场部的水渠离咱们这最近也隔着一里多地呢!”
“万一忙活一场,最后没啥效果,不是白费力气吗?”
质疑声此起彼伏,这是现实困境的真实反映。
就连赵劲松,虽然没再公开反对,也抱着胳膊眉头紧锁。
第二节:破冰与分工
面对质疑,陈曦没有用空泛的口号反驳。
他看向王海生:“海生,你熟悉潮汐。
咱们能不能利用退潮时,海滩水位最低的时机,加快排水口开挖速度?”
王海生眼睛一亮:“能!
潮水一退,滩涂露出来,挖起来快多了!”
他又看向之前在学习班结识的刘文远(他己通过高副主任协调,暂时借调至一排协助工作):“文远,你心细,负责测量渠线和高差,确保水能自然流走,别挖反了。”
刘文远扶了扶眼镜,用力点头。
最后,他看向赵劲松:“劲松,你力气大,带头负责最难挖的硬土段,再挑几个体力好的同志组成突击队,专啃硬骨头,怎么样?”
赵劲松没想到陈曦会点他的将,还委以重任,愣了一下,随即胸膛一挺,瓮声瓮气地应道:“行!
交给我!”
林卫东适时站出来,一锤定音:“方案是经过总场和高副主任批准的!
困难肯定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现在起,陈曦同志全面负责技术,所有人包括我,都要听从指挥!
这是我们一排打翻身仗的机会,有没有信心?”
“有!”
被点名的几人率先响应,带动了其他人的情绪。
明确的分工和排长的全力支持,暂时压下了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