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晚上还怎么睡觉?”
“苏医生,能不能想点办法啊?”
面对抱怨,苏晓蔓有些无奈,她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但也确实影响了大家的生活。
这时,那位曾跟随采样、沉默寡言的老农——福根叔,叼着旱烟袋走了过来。
他围着肥堆转了两圈,用铁锹扒拉了几下,然后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对苏晓蔓说:“闺女,海肥性子烈,不能这么硬沤。
得掺上干土,一层海草一层土,像烙千层饼,既压味,又保肥力。
最好上头再苦层泥,把它‘闷’起来。”
这是来自传统农业经验的智慧!
苏晓蔓眼前一亮,立刻采纳了这个建议,组织人手依言操作。
果然,混合了干土并覆泥密封后,刺鼻的气味大为减轻。
福根叔看着苏晓蔓从善如流,满意地点点头,背着手走了。
这个小插曲,让技术小组意识到,他们带来的新知识,需要与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积累的古老智慧相结合。
第三节:深夜的灯光与萌芽的理解
深夜,农具仓库里依然亮着灯。
赵劲松赤着膊,满头大汗,正对着一个初步打磨好的铁质轴套较劲。
陈曦也没有离开,他在一旁计算着排水渠不同断面的最佳水力坡度,偶尔抬头看看赵劲松的进度。
“这里,打磨的弧度不够,会有卡滞。”
陈曦放下计算稿,走过去指了指轴套内部一个不易察觉的凸起。
赵劲松凑近看了看,确实如此。
他拿起锉刀,继续打磨,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这个问题憋在他心里很久了。
陈曦沉默了一下,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杂书上看过一些,更多的是……自己琢磨,碰壁多了,就知道该怎么绕路了。”
他给出了一个模糊却合理的解释,随即转移话题,指着图纸上一个结构点,“你这个卡榫的改进想法很好,利用了重力自锁,比单纯靠人力保险。”
这声专业的肯定,让赵劲松心中微微一动。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陈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超越立场和恩怨的、属于“匠人”
之间的共鸣。
他们都在试图用双手和头脑,去解决具体的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