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修复工程迅速铺开。
整个农场如同一部精密仪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陈曦作为总技术负责,统筹全局,重点指导“竹筋”
的加工处理和沉箱的预制。
赵劲松主动请缨,负责带领一支小队上山砍伐、运输符合要求的毛竹。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组织能力和不服输的劲头,不仅提前完成任务,还对竹片的规格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确保了材料质量。
王海生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坚决不肯闲着,苏晓蔓批准他可以进行一些轻体力劳动。
他便负责带领妇女和老弱,进行竹片的刮青、晾晒和初步的防腐处理(用桐油和土法配置的石灰水浸泡)。
他性格开朗,耐心细致,将这个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环节打理得井井有条。
林卫东则主要负责对外联络和物资调配,他几乎磨破了嘴皮,终于从县里争取到了一批急需的水泥和木材指标。
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些曾经对陈曦方法将信将疑的老农们,此次也毫无保留地投入进来。
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在石料选材、土方夯实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陈曦的科学理论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知识的星火,在实践中真正形成了燎原之势。
夜校所传授的,不再是纸上的理论,而是化为了守护家园的实际力量。
第西节:无声的守护与新的担忧
修复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陈曦与苏晓蔓的情感也在默默生长。
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在共同奋斗中的相知相惜。
苏晓蔓会在每天工间休息时,特意熬好清热解毒的草药茶,送到工地。
她会仔细检查陈曦和赵劲松等人手上新增的刮伤和擦伤,及时处理。
夜晚,她常常陪着陈曦在油灯下核对图纸、计算材料用量,虽不懂深奥的工程原理,却能在旁递上一杯热水,或在他凝神思考时,保持一份恰到好处的安静。
一次,陈曦因为连续熬夜查看浇筑进度,着凉咳嗽。
苏晓蔓默不作声地将一瓶新配的止咳药放在他桌上,药瓶下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娟秀地写着:“堤坝要固,根基在人。”
简单的七个字,让陈曦心中涌起无尽的暖意。
他们之间,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次默契的配合,便能传递最深切的关怀。
然而,平静之下,林卫东带回的一个消息,却让陈曦心中蒙上一层阴影。
林卫东在县里听说,胡组长因为肯定农场抗台风成绩的报告,在系统内受到了一些非议,被认为“立场不够鲜明”
,“过分强调技术作用”
。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林卫东叹了口气,“咱们这堤坝,防得住海上的风浪,就不知道……能不能防住别的……”
陈曦望向窗外热火朝天的工地,目光坚定:“无论如何,先把堤坝修好。
有了立身之本,才能应对万变。”
修复工程在团结与希望中稳步推进,但胡组长的处境,似乎预示着那场波及更广的“风潮”
,并未远离,它只是暂时被台风的巨大声势所掩盖,依旧在暗处潜伏、涌动。
第九十二章:潜流暗涌
第一节:定鼎之石
修复工程的核心——采用“沉箱法”
加固合龙段基础,进入了最关键的实施阶段。
巨大的木制沉箱在岸上预制完成,通过滚木和撬杠,在低潮位时被艰难地移动至预定位置。
接下来,需要在下一个涨潮周期内,将其精准下沉,并迅速填充石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