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他意识到,阻挠他的力量,远不止一个李立军。
一场围绕技术路线和创新权力的、更高层面的较量,己经悄然展开。
他改良土地的理想,再次撞上了一堵无形却更加坚固的墙。
第二十三章:潜流与根基
第一节:高压下的沉寂
省农垦局那份措辞严厉的通知,像一块巨石压在陈曦和技术小组的心头。
推广工作瞬间陷入停滞。
之前还在观望的连队,现在更是找到了充分的理由拒绝:“上级有文件,要按规矩来。”
就连态度有所松动的五连、七连连长,也无奈地表示要“再看看”
。
李立军气焰嚣张,在科室内上蹿下跳,以“贯彻上级精神”
为名,要求陈曦对所有己实施和计划中的技术改良项目进行“全面自查”
,并提交详细的“合规性说明”
。
“陈副科长,不是我要为难你。”
他假惺惺地说,“这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对你负责。
万一出了岔子,谁也担待不起啊。”
科室里的气氛变得压抑。
钱工和孙工更加沉默,埋头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再与陈曦过多交流。
陈曦仿佛被孤立在了一座无形的孤岛上。
第二节:迂回的策略
面对困局,陈曦没有选择硬顶,也没有消沉。
他深知,在力量对比悬殊时,正面冲突只会导致毁灭。
他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是保存实力,是继续扎根。
他表面上遵从李立军的要求,花费大量时间撰写“自查报告”
和“合规说明”
,将“沉排护坡”
等技术包装成“对传统埽工工艺的合理化改进与标准化探索”
,引经据典,力求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找到合法依据。
但暗地里,他的行动从未停止。
·巩固基点:他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一排、三连和九连这几个己经成功的“样板区”
。
他与林卫东、张大山等人紧密沟通,指导他们进行更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巩固并扩大改良成果,将这几个点打造成坚不可摧的“革命根据地”
。
成果,是最好的辩护。
·知识储备:他利用“自查”
的掩护,带着刘文远等人,更加系统、深入地勘察全场的水文地质条件,收集详实的数据,为未来更大范围的推广做着无声的准备。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绘制未来的作战地图。”
他对小组成员说。
·人才培育:他鼓励王海生、赵劲松等技术骨干,在各自连队内部,以“解决具体生产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