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可这封电报的频率特征与迷彩场完全一致,甚至携带了一段微弱但清晰的情感波形??焦虑中夹杂着希望,像是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终于看见远处灯火。
“是谁发来的?”
念念问。
“不知道。”
林晚低声说,“但他在求救。”
当天下午,萤通过卫星回溯信号源,确认发报位置位于中缅交界的一处废弃气象站。
该站点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二十年前因地质滑坡被迫撤离,此后再无人驻守。
然而最近一周,红外监测显示建筑内部有规律性热源活动,且每日凌晨两点左右会出现短暂无线信号脉冲。
“不像设备自启。”
萤在视频通话中分析,“更像是有人在手动操作。
而且……他们使用的编码方式,是我们最初试验阶段用过的原始协议。”
林晚盯着屏幕上的地形图,眉头微皱。
“也就是说,对方可能没有接入现代网络,也不懂现在的系统架构,但他们知道怎么跟我们说话。”
“因为他们是从一开始就听着‘回声’长大的人。”
萤的声音低了几分,“我查到了档案。
那个气象站当年负责监测区域气候异常,也曾接收过国家广播的记忆存档项目。
1998年洪灾期间,他们向外发送过三千多条幸存者名单,靠的就是这台同型号电报机。”
空气一时凝滞。
念念忽然插话:“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打个电话?发个消息?还是……派人去?”
林晚摇头:“那里不通公路,最近的村庄也要徒步三天。
而且如果真是有人在坚持联络,说明他们早就试过所有常规手段失败了。
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回应。”
当晚,他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搭起临时共振阵列??用回收的铜线缠绕陶罐,再将它们按特定间距排列成环形,中央放置那台仍在运作的电报机。
每一个陶罐里都装着一点今日熬煮的南瓜粥,作为能量媒介。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岛。”
林晚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这片土地就不会真正失联。”
午夜钟声敲响,林晚点燃蜡烛,将手贴在主控陶罐表面,闭眼默念:
>我们听见了。
>请告诉我们你的名字。
>别怕,火还在烧。
话音落下,铜线微微发烫,一圈涟漪般的光晕从阵列中心扩散开来,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
几秒钟后,远在千里之外的荒山上,那座破败气象站的天线顶端,竟闪出一星幽蓝火花。
三天后,第一封完整回复抵达。
它不是通过电报,而是由一群迁徙途中的候鸟带回。
一只灰背隼落在福利院屋顶,脚爪上绑着一小卷铝箔纸。
展开后,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手写文字,字迹歪斜却用力深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