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玄清道士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这宋尚书的手段,竟然是如此的不要脸,竟用这般计策解决了巨石难题。
只是那些士绅们怕是气得不轻。”
程风笑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也体现了读书人的花花肠子不是一般的多。
好在这是干的民生工程,坑的又是地主老财的钱,要不然定被人骂上千百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这坑士绅的事当做一种美谈传下来。
这戴村坝建成后,解决了大运河山东段缺水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造福了一方百姓,算是大功一件。
虽说这宋礼并没有像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那样,被百姓封为神。
但在这十里八乡的地界,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玄清道士点头称是,目光又落在那龙王庙上,问道:“这龙王庙与这大坝可有什么关联?”
程风思索片刻道:“想来是百姓们为祈求龙王保佑大坝稳固、河水安澜而建。
这龙王庙虽陈旧,却也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说不定这所谓的龙王庙,供奉就是宋礼也难说。”
程风抬头一看太阳,道:“这太阳已到正午,这大坝也参观完了。
我们赶紧出发去泰山吧。”
玄清道士和护卫们纷纷点头,当下,众人收拾一番,过了戴村坝,便一同朝着泰安方向进发。
身后的戴村坝越来越远,最后就只能看见那棵巨大的柳树,依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刚刚发生的这一段趣事。
一路上玄清道士与程风相谈甚欢,他将自己在泰山所学的一些道家知识和江湖见闻世间奇闻娓娓道来,程风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一些疑问,玄清道士也耐心解答。
就在程风游历陕西,玩水山东的时候,远在鸭绿江旁的东江镇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
自从女真人退出关外,北直隶开始了战后自救,朝廷也开始对己巳之变中的众军将进行调查,以确定他们的功劳或罪责,特别是三法司对袁崇焕的罪证调查全面展开。
由刑部和大理寺组成的联席专案组开始满世界的找证据证人,都察院全程监督取证审理过程,确保程序合法,防止徇私舞弊。
(现代很多人认为大明把袁崇焕判剐刑,完全就是崇祯皇帝为了泄私愤才权纲独断做的决定,这完全就是胡扯。
从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一下狱,到崇祯三年八月十六处剐刑,三法司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找到了大量的人证,物证,各种口供等等,才确定了袁崇焕的罪行。
袁崇焕被叛剐刑,那也是三法司会审后集体做出的决定,这并不是以崇祯帝的意志为转移的,后世公知们把袁崇焕的死强行安在崇祯帝个人的头上是有失公允了。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并不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对所有的圣旨都是需要内阁签字认可,再入各部科道官给事中盖章才能生效。
未经过内阁签字或者给事中盖章的圣旨不叫圣旨叫中旨。
这样的中旨,大臣可认不可不认,不接皇帝的中旨,不算抗旨。
谁要敢接了皇帝的中旨,反而会被别人嘲笑是软骨头。
明朝的皇帝,从朱瞻基之后便成了一种高危的职业,已经说话算不得数了,但凡想有想有一点所为的皇帝,都会年轻轻的死掉。
就有像嘉靖万历这些怕死的,啥事也不敢管,躲在深宫就是玩的,能够活得长。
前面的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末代的皇帝崇祯,一个把锦衣卫关进京城,把东厂关进皇城里的皇帝,耳又聋眼又瞎的,更不可能做到一言九鼎。
下面的官员想让那个人死,就算皇帝不愿意他也得死,就算皇帝恨这个人恨得要死,想让这个人死,要是下面的官员不同意,皇帝也是没办法的。
所以袁崇焕的死,并不是崇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朝中上下所有官员的意志。
那可是经过三法司九个月的审讯和取证,各种人证物证俱全,三法司定罪,内阁签字认可,给事中盖章,走的都是正规流程,就算崇祯不想让他死都不行。
)
由于刘兴祚战死在永平镇,但是战场现场并没有找到他的尸体,就连他的兄弟刘兴贤也没找到,朝廷便派出官吏刘应鹤到东江镇去调查。
当时镇守皮岛的副总兵陈继盛对刘兴祚的兄弟刘兴治非常猜忌,只因为这刘兴治是代他哥刘兴祚代管皮岛西协的一切事务。
这严重影响了陈継盛对皮岛的管辖,见朝廷有官员来调查刘兴祚的事,陈继盛便想找借这个机会把刘兴治给搞倒。
陈继盛便密报天使:"
刘兴祚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从了建奴,而且他弟弟刘兴治手下有士兵八百余人是女真兵,让这些人驻扎在皮岛非常危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