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本以为可以宽慰宽慰袁可立的心,不想身边传来一个奶声奶气的小奶音:“只可惜朝廷的官员学的都是西书五经,那论语里可没教怎样去抗旱救灾。”
沈有容首瞪眼:“你小子是不是上辈子跟那西书五经有仇?有事没事的你就拿那西书五经来踩一踩,你不觉得你那小脚丫挺痛的?再说了,你小子认认真真的读过西书五经吗?”
袁可立笑了:“老沈你还别说,这小子还真没说错,西书五经里真没有教人抗旱救灾的法子。”
沈有容也笑了:“怎么救灾那还用靠书里教吗?朝廷不是都有法度定制吗?搭几个粥棚,每天按时施粥,让灾民吊这口气,熬过这个灾年不就行了。”
袁可立笑容可掬的看着程风:“沈大人说的这个法子,小子你觉得可行?”
程风把个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法子不是不行,但是没什么意义。
只是让百姓吊口气而己,白白浪费了朝廷的钱粮不说,还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两老头对视一眼,袁可立问:“这么说来,你有别的更好的法子?”
大少胸有成竹的说道:“其实这个法则很简单,那就是以工代赈,官府施粥,那灾民只能喝口清粥吊口气而己,没什么意义。
比如像那些己经淤积严重的河道,平时因为河里有水,想清个淤都非常的费劲。
何不借着这干旱的季节,正好那河道里没水,把那些灾民组织起来,官府供他们饭食,让他们去疏浚河道。
没有河道可以疏浚的,也可以让他们去修路修桥。
等到雨季来临的时候,灾民也熬过了灾年,河道也被疏浚通畅,一举两得多好的事。
在这种灾难的时候,让那些灾民去修路,只给些饭食,又不用给工钱,要比平时省掉多少银钱。
有句古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这么做既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又保住了灾民。
多好的事,可惜啊,没人会。”
程风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就让两个老头子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老半天,袁可立才伸手摸了摸程风的脑袋:“你小子这脑瓜子是咋长的。”
程风立马纠正道:“老师,这法子不是我想的,是先生教的。”
袁可立叹服:“真想见一见你那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先生。”
程风陪笑:“今后应该是有机会的。”
心里却想着,想见我的先生,怎么可能,那是西百年之后的先生,到哪去见啊?
眼见着月亮慢慢升起,习习的海风扑面,沈有容岔开话题:“小子,可学过跟月亮有关的诗词?”
程风扁着头想了一下:“好像有学过。”
沈有容来劲了,开始了传统的家长逗小孩模式:“那就表演一个,吟唱一首有关月亮的诗给大家听听。”
袁可立也支持:“那就练一首给为师听听,你学的咋样。”
程风没有办法,只能满足这些家长逗小孩的好奇心。
自个找了个台阶,开始了自己的诗朗诵表演:“下面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宋朝苏子由他哥的诗:水调歌头。
算了,朗诵起来没意思,我还是唱给你们听吧。
(独白)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开唱,现代版曲调,配合着陶醉的手势与肢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缺时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人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大少自我陶醉的歌声中,现代演唱版的水调歌头,震惊了全场。
其他人也许不懂,可那袁老夫人宋氏那可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音律自然是非常的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