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缺水报警的问题被轻松的解决掉,只是这锅炉蒸汽吹的喇叭时鸣时不鸣的不太稳定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可是这里的师傅们没有一个懂乐器的,更不会玩这种发声音的东西,所以一时不知道为何这喇叭会时鸣声时不鸣。
关于这个问题,程大少也帮不上忙,正好,唢呐,箫,笛之类的东西不在他的七十三行之列。
不过他自已不懂乐器,并不代表他不知道乐器发声的原理。
这种气笛鸣叫不稳定,无非就是两种原因,一是气流量不稳定,二是发声的璜片不适配。
大少觉得这喇叭是铜的,那刘老实师傅应该是懂的,毕竟这气喇叭就是他打造的。
可是一问站旁边的刘老实,才知道他们打唢呐也只是打个铜口,真正发声的那个璜嘴都是唢呐师傅自已做的,铜匠并不懂这个,刘师傅也是见的多了,就照着记忆中的样子做了这个发声音的璜片,毕竟自已不熟悉这种东西,做出来的璜片竟然时有时无,断断续续,自已也看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既然大家都不专业,那不如找专业的人来看看:“我说师傅们,这东西是另外一个专业的东西,你们是打铁的,我是耍嘴的,你我都不是这个专业的人才。
我觉得吧,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要不派人到村子里去问问有没有会吹唢呐的人,让他们过来看看。”
罗三,刘老实也觉得很有道理,自已不懂就找懂的来看看。
这才安排两个人赶着马车,奔两个村庄去问问有没有人会吹唢呐的。
还不说,村子里还真有会吹唢呐的人才,不到一个时辰,马车接来个五十来岁老头。
这老头姓黄,年轻的时候就是干吹鼓手的,贫穷人家,也没一个正经的名字,乡邻都称其为黄唢呐。
只是自已的唢呐在逃难的时候换了活命的银钱,现在自已手里没有了吃饭的家伙。
当然现在也不需要这个家伙给自已挣饭吃了,也就放弃了干这个行当。
但是因为一起逃难过来的人比较多,自已的这点手艺还是有好多的乡邻是知道的。
所以当五金厂的人到村里一打听吹唢呐的人,就有不少人推荐了他。
黄锁唢呐开始以为是有人想请他吹唢呐,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五金厂造的一个东西,有些类似唢呐,只是发的声音断断续续不知原因,想请他去看看能不能解决。
一听是关于唢呐的事,黄唢呐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便同意跟着过来看看。
果然专业的事情就必须专业的人来做,这黄唢呐只让人拉开汽笛试听了几声汽笛声,又把那喇叭拆下来观看了内部构造。
然后就是把喇叭的璜片一通的调整,反复试了几次后,那气喇叭果然就开始正常起来,无论是长短高低,总是能叫得有板有眼,声音高亢激昂,响彻云霄。
大少就觉得吧,就凭这大嗓门至少能传五里远,用气笛来指挥小型舰队,那是完全够用了。
既然专业的人需要专业的事,这需要制造喇叭,那肯定需要懂得喇叭的人。
于是这个黄唢呐便被留了下来。
成为五金厂的一名专业喇叭制作技术人员。
现在喇叭的问题解决了,只要愿意,一拉气道阀门,气笛声起,不管长短高低,可随心所欲。
一伙人就在这五金厂里乌拉乌拉的拉着汽笛玩了一个多时辰。
没有再发现什么叫不响的问题。
大少开心得小手一挥:“走,咱把这汽笛机送到船厂去,让他们装上船。”
一群人兴高采烈的把这小锅炉装上了马车。
然后赶着两辆马车,拉着这新式武器就奔船厂,想要到船厂耀武扬威一番。
不想到了船厂,船厂的人听了这个东西怎么用之后,全都跳出来反对:“小东家这玩意可不能装上船,你说的这得用火烧水。
可咱这船是木头船,怕的就是火。
这在船上烧锅炉,风险实在太大了。”
程大少一想也是,这木船好像都怕火。
可又一想也不对呀。
那西洋人的船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海上一漂几个月,也不可能吃生食吧?于是便问陪伴身边的韦远武:“韦大师,我有个疑问,你们都说这船上不能用火,那你们在海上一漂十几天都不吃熟食吗?”
韦远武知道小东家还没真正坐过海船远航,不知道海船上如何做饭也正常,便解释道:“小东家有所不知,海船在远行的时候,会在船后拖一条柴火船,柴火船上主要装的就是做饭用的干柴以及炉灶,平时烧火做饭都在那柴火船上做,万一柴火船失火只须把缆绳一解,柴火船没有帆,离开了主船的牵引就会飘远,失火危险自然也就解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