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那百户家没后,这张千户就顶了他爹总旗的职,又升官补了百户的缺。
咱家原是文登营的人,你爷爷战死后俺和你爹年纪小,文登营嫌弃咱小不顶事,正好这里缺人大多,俺和你爹就被打发到这里任了总旗和小旗。
咱们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很多的地都荒了。
开始咱也是种自家的地,可自家的地也不够种,大家寻思这么多的荒地也没个人种,不如开出来自已种。
于是大家都开了几亩地的荒来种地。
刚开始两年都没事,不想第三年张千户来了,拿出地契说这些地都是他家的,他要收回。
大家心不甘,可是能咋办,人家有地契,还是上官,没办法只好放弃,可这不算完,这张千户还要求我们给他种地,一年给我们三成收成。
咱们也怕他报复,不敢不种,所以才这样的。
不过现在好啦,俺现在是百户了,以后咱们开多少荒都是自已的了。”
程风吓一跳:“可别开荒了,你们才是个百户,你们真开了几百亩的荒,万一出来个千户说这地是他家的,我们还活不活了?这开荒的事等你们谁当上千户再说。
咱们现在还是先把这地买下来断了隐患才行。”
三百两就能清除隐患,程风自是非常的愿意,赶紧叫两人回家拿银子。
程大龙拿到三百两银锭后,又马不停蹄的跑回了袁家庄去和张千户办交易手续,办好手续还能拿到卫所去找指挥史大人盖红印后才能算完。
三月十二,程家的院子全部建成。
而袁十五一家人也按约来到程家,就住进程家还没装玻璃的新院子里,并在程家新院子里拉开架势,帮程家加工带雕花工艺的家具。
按原本的计划,程风家建完就建程大龙家。
但现在不是不一样了,现在孩子多了,需要先建学校才行。
于是程风设计了一座很大的学校平面图,学校就与原来的环形跑道为中心修建,所有的人手安排先去修学校。
这事程风同堡子里的人商议先修学校,堡子里的原住民没有反对的,都说教育娃娃们更重要的。
但是,设计图中的学校太大了,于是程风要求先建两间教室,两排宿舍房,夫子的住所以及食堂和公厕。
其他的以后再慢慢建。
没技术的人手都去修学校,有木工手艺的人也多,程风又让木匠们把自已专用的实验室的屋顶装上了木板,又运来了粘土,窑灰加上石灰粉,石膏粉把实验室的地板全部硬化。
正是阳春三月时节,自家的事暂时没有可做的,程风这才招回老爹带着自已去麦地里观察冬小麦长势,看见土地基本解冻。
麦苗已经开始抽穗。
于是乎,程风招呼来原堡子里的男人们过来帮忙,一人挑两挑复合肥,只一天就把种了冬小麦的十几亩地都追了次春肥。
让堡子里的男人们都来帮忙也是带有传授知识的意思。
省得大家都用复合肥时不知道要如何使用,到时要一家一家的教更麻烦。
冬天快要过去,春耕还未开始。
程风又让老爹去找了一群泥瓦工把自已家和实验室的墙也上了沙浆,粉了白墙。
程家起新房这十几天,刘老实、罗三、吴正几人终于掌握了一些比碗复杂点的模具制作,如佛像,观音站像等,至于如牛、马等脚多角多的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
看看有了些眉目,大家在翻沙模具工艺上有了些心得,于是程风把那些木雕的酒杯,各式各样的木盘子都翻了出来。
交给几人试验翻模工艺。
现在有了火碱,玻璃的澄清能力更强了。
程风认真的教了三天,刘家三兄弟和罗三、吴正认真的学了三天,几人开始掌握烧制玻璃的基本流程。
由于刚开始学习制作玻璃制品,在温度和速度上把握不好,刚开始注模出来的基本上全是残缺不全的废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开始有了合格品,到程风把实验室全部粉刷好时,成品率已经有三成,时不时的还能出一两件精品。
在大家都在试验工艺的时间,程风还让吴正独立出来搞陶艺。
吴正去挑了一担粘土回来,用铁碾子把粘土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又把木匠们比照门窗尺寸的那片木板拿来作模板,做了十块周边都很厚实的泥模,放在屋里阴干十天后,就把这十块泥模放进大坩埚里密封,在窑炉里烧了一整天。
能把温度烧到二千度的焦炭窑还是很容易的把泥模烧成了瓷器,虽然这里的粘土烧不了细瓷,但程风要的可也不是细瓷,他要的是比陶瓷好的粗瓷,细不细腻无所谓,瓷体白不白净更是无所谓,他要的只是结实,掉在坚硬的地上不会破损就行。
三月十六午饭后,一群人来到程二虎的家,商量着今年春耕的事情如何安排,这些原本都是程大龙的事,但是今年大家的重心好像都靠向了程风,所有人都有一种想听听他意见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