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作为幌子,来吸引人入社。
在“大同”
之下提出的“人人平等,位格人格”
的理念,是方翰专门针对大同这个概念而提出的。
就这样,方翰的理念传播得更快了。
其中,既有现代人人平等制度的吸引力,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车迟”
名头的缘故。
车迟,在大唐並不是默默无闻。
相反,车迟大国师乘龙的故事,还在大唐各地流传。
隨著一些从车迟归来的宫廷侍卫的传播,车迟之內的奇异景象,也在小范围內传播开来。
其中,大唐目前所谓的“神物”
实则来自车迟,並不是一件鲜为人知的秘密。
凡是接触面达到一定程度的人,都差不多能够知晓这一点,知晓那些冠以大唐之名的农作物,只是大唐朝廷的自我贴金罢了。
正是因为车迟在外界的种种名声,让方翰借著传播自己的“大同社”
理念,顺利了许多。
如今,方翰的大同社,已经秘密发展了数百名贫寒学子!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地增长著。
天下大同、人人平等……这样的理念,確实適用於万千农家子、贫寒人。
方翰就等著大同社再壮大一些,以及等待一个合適的契机,便真正地从暗处浮出水面,公开发展。
……
“长安城外陈家村有神童,姓陈名茂生,一岁能言,二岁识文,三岁吟诗作对,故得唐皇赏识关注,而后逐渐泯然眾人矣!”
——万年县县誌。
隨著神童的名声逐渐消逝,长安城外的万年县县誌上,也有了这样的记载。
当初名噪一时,甚至名传入长安皇宫的神童陈茂生,如今已泯然眾人,名声不再显赫。
甚至,前后有诗人来县內探访陈茂生,最终写了一篇文章。
《神童·伤茂生》。
“万年民陈茂生,世隶耕。
仲永生一年,家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並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
唐皇见诗感慨,隨后也不再迷信关注所谓的“神童”
。
这么一篇文章,感慨神童泯然眾人,一时间还流传了开来,甚至也传入了唐皇的耳中。
陈茂生之名,也逐渐不为人知。
那么,陈茂生究竟怎么了?
“师父,你去那车迟为何不带我?”
陈茂生看著自己眼前的道人,言语之中有些怨气。
他面前的道人,赫然便是昔日大唐道官,后来前往车迟“求道”
,归来后又惶然辞官的李淳风。
李淳风成为了陈茂生的师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